梦到人物生平(梦到人物生平什么意思)

梦到人物生平(梦到人物生平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梦到人物生平的一些知识点,和梦到人物生平什么意思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三国二十四名将——魏延人物生平 镇守汉中
  2. 苏轼一生经历概括
  3. 宋江的生平
  4. 李白的生平经历

    (简单介绍)

崭露头角

建安十六年

(21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帮助刘璋抵御张鲁,魏延以部曲随刘备入蜀作战,刘备军北上抵抗张鲁,驻驻葭萌。

建安十七年

(212年),刘备与刘璋决裂,起兵攻打刘璋,派遣与卓膺、黄忠一起占据涪城,当时刘备军兵不满万,孤军无粮,而刘璋拒绝坚壁清野的战术,派遣刘璝、张任、泠苞、邓贤、吴懿等将领率领精锐前去阻击刘备军,刘备军大破刘璋军,后来派遣黄忠、魏延等分统军队平定广汉郡,数有战功,迁升为牙门将军。

建安十九年

(214年),魏延随刘备攻克重镇雒城,并与诸葛亮、张飞等人一起包围成都。

镇守汉中

建安二十四年

(219年),刘备于沔阳自称汉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于是当留大将以镇汉中,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认为张飞应当担任汉中太守,张飞也觉得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但是刘备却意外的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
全军上下听闻此事一片震惊。
一日,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道:“今天委任你这个重任,你打算说点什么吗?”魏延朗声答道:“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
”刘备听后感到十分满意,群臣也为魏延这番话而称赞其雄豪。

章武元年

(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魏延进封为镇北将军。

建兴元年

(223年)四月,刘备去世,五月,太子刘禅登基,魏延被封为都亭侯。

功勋卓著

建兴五年

(227年),诸葛亮为预备北伐,进驻汉中,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建兴八年

(230年),曹魏三路大军进攻蜀汉汉中地区,其中两路因大雨退还,此时的魏延也率一支偏师西入羌中、攻击曹魏凉州地区,魏延率领军队行至阳溪一带,遇到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的大军,两军会战,魏延大破费瑶和郭淮。
获得大胜的魏延也因此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

建兴九年

(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
据《汉晋春秋》记载,司马懿使张郃攻王平于南围,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获甲首三千级,司马懿还保营。

建兴十年

(232年),魏延与刘琰不和,言语虚诞,诸葛亮责备刘琰,刘琰其后作笺道歉。

进献奇计

魏延每次随军北伐,都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前汉将领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所以魏延经常说诸葛亮胆怯,恨自己之才不能尽用。
依《三国志》补注《魏略》的记载: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曾在军议上提出建议,因长安守将夏侯楙怯而无谋,故愿自请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并认为夏侯楙一定会弃城逃走,而诸葛亮认为此计悬危而不用。

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但性格高傲,性情极恶,人人都避其锋。
唯独杨仪不屑魏延,与他势成水火,甚至有数次魏延拿刀作势要杀杨仪的举动;诸葛亮爱惜二人,费祎也常为二人调解。

惨遭杀害

建兴十二年

(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为前锋,梦到自己头上生角,问占梦人赵直,赵直说:“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
”退后却对人说:“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

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如果延或不从命,就随他的便。
诸葛亮殁,秘不发丧,杨仪令费祎前往揣摩魏延意图。
魏延回答道:“丞相虽然身亡,但还有我呢,怎么能因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再说,我魏延是何人,怎么能受杨仪摆布,做断后的将领呢?”

大军都随杨仪徐徐退却,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赶在杨仪大军前面,所走过的地方都烧绝阁道。
杨仪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刘禅说对方谋反,刘禅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到底是谁想造反,董蒋二人都担保杨仪怀疑魏延。
魏延先占据南谷口,率军出击杨仪大军,杨仪命令王平在前抵御魏延。
王平骂魏延的先头部队:“诸葛公去世,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么敢如此!”魏延大军知道错在魏延,不听魏延的命令,都散了。
只有魏延与其子数人逃亡,逃到汉中,杨仪派遣马岱追上了魏延并且斩了他,将头颅献于杨仪,杨仪用脚践踏魏延的头颅,并且骂道:“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于是诛灭魏延三族。

《三国志》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元代的郝经认为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

以上为《三国志》作者陈寿本传的记载,不过据裴注引《魏略》所记,受诸葛亮托付兵权的是魏延,杨仪因怕魏延趁机相害,所以造谣说魏延要北上投敌,并发兵攻之,然而被诬陷的魏延深恐与战则清白难雪,所以只逃不战,最后终于被追杀。
裴松之认为此说法是在曹魏的传言,蜀汉陈寿的《三国志》比较可信。

历史评价

陈寿:“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魏延以勇略任,并咸贵重。
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孙权:“杨仪、魏延竖牧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
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

杨戏:“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
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

张耽:“使以故之明君靡不慎于将相也。
然议者举将多推宿旧,未必妙尽精才也。
且韩信之举,非旧名也;穰苴之信,非旧将也;吕蒙之进,非旧勋也;魏延之用,非旧德也。
盖明王之举,举无常人,才之所能,则授以大事。

裴松之:“由今观之,皆以亮不用延计为怯。
凡兵之动,佑敌之主,知敌之将。
邈之不用延计者,佑魏主之明略,而司马懿辈不可轻也。
亮欲平取陇右,且不获如志,况欲乘侥幸,尽定咸阳以西邪!”

李苗:“每读《蜀书》,见魏延请出长安,诸葛不许,叹息谓亮无奇计。

魏元忠:“夫才夫才生於世,世实须才。
何世而不生才?何才而不资世?故物有不求,未有无物之岁;士有不用,未有无士之时也。
志士在富贵与贱贫,皆思立功名以传于后,然知己难而所遇罕。
士之怀琬琰就煨尘、抱栋干困沟壑者,悠悠之人直睹此士之贫贱,安知其方略哉!故汉拜韩信,举军惊笑;蜀用魏延,群臣觖望。
此富贵者易为善,贫贱者难为功也。

何去非:“蜀师每出,魏延常请万兵趋他道以为奇。
亮每拒之,而延深以愤惋。
孔明之出者六,盖尝一用其奇矣。
声言由斜谷而遂攻祁山,以出魏人之不意。
一旦而降其三郡,关辅大震。
卒以失律自丧其师,奇之不可废于兵也如此!而孔明之不务此也,此锐于动众而尤其智以用之也,呜呼!非汤武之师,而恶夫出奇卒以丧败其众者,可屡为哉?”

程公许:“魏延骁勇,欲以奇兵间道与大军会,孔明信用其说,安知三秦之不归于汉?”

胡寅:“兵行诡道求胜而已,延之计可用甚明。
而孔明不从。
或谓孔明长于治国而短于将略;或谓孔明疑延不敢委也。

洪迈:“魏延随公出,辄欲请兵万人,与公异道会于潼关,公制而不许,又欲请兵五千,循秦岭而东,直取长安,以为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
史臣谓公以为危计不用,是不然。
公真所谓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方以数十万之众,据正道而临有罪,建旗鸣鼓,直指魏都,固将飞书告之,择日合战,岂复翳行窃步,事一旦之谲以规咸阳哉!”

陈普:“关羽不能当一面,魏延何敢比淮阴。

陆文圭:“魏延及杨仪,两人蜀俊乂。
各怀专忌心,曲直竟谁在。
孔明惜其才,未尝辄偏废。
渭南反斾归,师在千里外。
朝臣意左右,魏为杨所害。
杨亦不得死,晚用姜维辈。
蜀竟以是亡,束手付邓艾。
艾复矜其功,受制于钟会。
四人共一律,皆以专忌败。
家国莫不然,鸣呼可为戒。

王夫之:“魏延请从子年谷直捣长安,正兵也;诸葛绕山而西出祁山,趋秦、陇,奇兵也。
高帝舍栈道而出陈仓,以奇取三秦,三秦之势散,拊其背而震惊之,而魏异是。

王萦绪:“武侯初伐曹魏,魏延直出褒中以取长安之计不用,纸上谈兵者几以为千古恨事。
然劳师袭远,兵家所忌,且曹魏人才以之敌武侯而不足,以之敌诸将而有余。
即以街亭之事观之,谡之才未必在延之下,一违节制,即败于张郃。
况千里袭人,万一有张郃其人者,或拒于前,或断其后,岂不损国威而败乃公事乎?延之计,所谓行险以侥悻者也。

冒鹤亭:“魏延之反,亦冤辞也。
其人过于自负,叹恨己才,用之不尽,故诸葛卒后,曰

(延语上已引,此处略)。
盖欲遣行者护丞相丧归,自留渭南,与司马决斗。
其才不及诸葛则有之,其兴复汉室之心,与诸葛同也。
而杨仪素与延不平,不欲下之,便引诸营相次还,延于是怒,先仪南归,烧绝栈道,使仪归不得。
此则逞一朝之忿,而忘君国之大事矣。
陈寿于延传末云:‘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
本指如此,不便就背叛。
’斯为得之。
蜀中人才本少,横加延以反名,长城自坏,仪之肉宁足食哉!”

祠墓遗址

魏延祠

魏延祠位于四川绵阳市梓潼县三泉乡白雀村,西出梓潼县,沿梓潼往江油的安梓路行约15公里,就到了三泉乡白雀村,再沿村道行不多远,就看到路边的“魏延祠”石碑。
沿翠柏拱卫的石梯拾阶而上,便见松柏掩映间一座仿古的建筑,这就是魏延祠。

魏延祠坐落在卧龙山千佛岩诸葛寨东长生门下东麓的井冈坪上,梓卧

(梓潼——卧龙镇)公路从祠前经过,路北,魏家河蜿蜒东流。
祠周,环境清幽。

据说,魏延祠方圆十里,有很多姓氏,唯独没有姓魏的,但祠前却有一条魏家河。
据当地八旬老翁回忆,魏家河河东原有魏家河庙,庙前曾有三块石碑,其中一块石碑上刻有“魏延率兵驻此”。

传说,建兴七年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率军北伐时,大军驻屯于卧龙山诸葛寨,令魏延率本部兵马驻今魏家河南井冈坪,成掎角之势以作策应,这跟诸葛亮用兵谨慎相符。

据说,当时天气酷热难耐,魏延发现一片山林有大群的鸟不断聚集,决定在那里驻屯。
由于有鸟粪接连不断地落下,官兵们只有在离开树林一点的地方烧饭。
可是,却没找到水源。
大群的麻雀聚集在魏延部队的上面,感到吃惊的士兵们计划轰走麻雀。
魏延也看到了大群的麻雀,但是,他在其中发现了一只白麻雀并被这只白麻雀所吸引。
他追着这只白麻雀到了一处岩石场,忽然,白麻雀奇迹般地在岩石的裂口里消失了。
魏延感到十分惊奇,他试着推动岩石,不料,岩石轰然崩塌,泉水喷涌而出。
原来,岩石下是一股地下水。
官兵们找到了烧饭洗浴的水源,当地久受干旱之苦的农民们也感到非常开心,他们把这条地下水称作魏延河。
据说,当时魏延经常身着战袍,牵着战马,手持大刀在河边饮马巡视。

后来,人们为怀念魏延驻兵之史迹,在魏延河边建了魏家河庙,并在河上建了一座小桥,取名为“将军桥”。
魏家河庙毁于1968年,刻有“魏延率兵驻此”的石碑也不知所踪。
但将军桥现在尚存,只是平时没于水中,每年六七月间,水退则可见桥。

据说,井冈坪上历史上曾有魏延祠,后来由于官府的命令,魏延祠被拆毁。
现在的魏延祠是在1995年重建的。
魏延祠,殿宇巍巍,正中,塑有魏延像,端庄威武,颇具大将风度。
“魏延祠”匾额,由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沈伯俊先生题写。
祠堂廊上,立有三块石碑,上面分别刻有“南郑侯魏延简介”、“魏延率兵驻此认证碑记”、“魏延祠考察记”。

魏延祠正殿左测,是道教殿堂,塑有一些道教人物塑像,有道教护法神——王灵官,还有道教鼻祖——老子。

魏延祠右上方,还有文昌行宫和大佛殿,大佛殿内,有三世佛和十八罗汉像。

魏延墓

蜀汉汉中太守南郑侯魏延被杨仪遣马岱追杀于汉中北门外,就地葬在今汉中城北2公里石马坡

(或名石马堰)。
墓早已圮为平地,仅存墓前物石马1匹,1973年移存汉中博物馆。
石马原在汉中市石马镇黄家塘村

(铁路南)唐姓房前约150米处,有枣树1株为记。

艺术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魏延登场时的形象十分正面。
在第四十一回,刘备军为曹操所迫,走至襄阳,刘琮听信蔡瑁之言不让刘备进城。
当时魏延就挺身而出,大开城门招刘备军队入城,可是刘备为免惊扰百姓而决定不进城。
后来魏延与文聘交战后,力孤投靠长沙太守韩玄。

魏延游戏,动漫形象后来关羽攻长沙,与大将黄忠交战,韩玄认为黄忠战斗不力而要把他杀掉,魏延一方面因韩玄不重用他,不得志而积怨,另一方面激于义愤,便率吏民杀掉韩玄,投降刘备军。
可是甫到刘备营中,便被诸葛亮判断其脑后有反骨,是不忠之人,要把其处决,幸得刘备求情方才作罢。
此后刘备率军入蜀,魏延随军前往,于刘璋的酒宴上奉庞统之命起身舞剑,意在乘隙杀死刘璋,但被刘璋部将阻止。
攻雒城时为争功反陷入苦战,幸得黄忠所救。
于马超进攻葭萌关时出战,击败马岱,却被败中求胜的马岱放箭射伤。
于瓦口关之战中曾奉命援助张飞。
汉中之战中无视曹操的招降而对曹操放箭,射中其人中,但被庞德杀退;战后被封为汉中太守。
刘备逝世后,魏延随诸葛亮平定“南蛮王”孟获的叛乱。
于诸葛亮北伐时献“子午谷奇谋”之策,但未被诸葛亮采纳;因此在奉命进攻箕谷时无视诸葛亮的军令,险些败北。
于诸葛亮向天祈祷延命时进帐报告敌军入侵的消息,不慎碰倒主灯,导致诸葛亮的祈祷失败。
诸葛亮临终前遗命杨仪统兵,魏延对此不满,于诸葛亮病逝后率军反攻杨仪,而杨仪则根据诸葛亮的遗计挑衅魏延,魏延大喝一声“谁敢杀我”后被潜伏在一旁的马岱所杀。

在中国传统戏曲中魏延的角色,面谱为紫十字门花脸。


一、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4]。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4]。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4];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二、苏轼的命运可以概括为三起三落:

1、“一起”:步入仕途。
公元1057年苏东坡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一年录取进士388人,苏东坡名列第二,他的弟弟苏辙名列第五。
他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后来收入《古文观止》,使他名震京师、脱颖而出。
考中进士后,苏东坡第一个职务是陕西凤翔府判官,品级不高,从八品,扎扎实实干了将近3年。

被召回朝廷后,他任职史馆

(国家图书馆),在那里读了很多书。
神宗熙宁四年

(公元1071年),下派到杭州做通判,做了2年零9个月。
然后到密州任太守

(公元1074年),当时38岁,属于“年轻干部”。
后来又转任徐州太守2年,湖州太守3个月。
可以看出,苏东坡步入仕途后,一步一个脚印,逐步被提拔重用。

2、“一落”:大难临头。
公元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在御史台审讯130天。
乌台就是御史台。
为什么叫乌台?唐朝时御史台内有几棵大柏树,乌鸦在上面筑巢,所以把御史台叫乌台,一直沿用下来。

案件是因文字而起的,所以叫“乌台诗案”。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与旧党之争。
苏东坡反对变法,站在旧党一边。
李定和舒亶等人千方百计迫使宋神宗给他定罪。
政敌一心想置他于死地,但神宗一时举棋不定,太祖早有誓约,除叛逆谋反罪外,一概不杀重臣、不杀士大夫。
宋神宗又特别爱惜人才,所以就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贬。

贬到哪里去呢?黄州。
黄州当时是下等州,贫穷落后。
长江自北向南折向东绕城而过,巴河自北向南注入长江,长江和巴河一起把黄州围得像一口井,苏东坡说:“黄州真在井底”,相信是有感而发的。
但苏东坡毕竟人才难得,宋神宗也不想太亏待他。
好在黄州离开封不远,基本生活还有保障,就把他贬到这里来了。

3、“二起”:东山再起。
公元1085年4月,宋神宗驾崩,年仅10岁的哲宗继位,英宗皇后也就是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新法,史称“元祐更化”。
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
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
短短1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跃升了12个官阶。

4、“二落”:知难而退。
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
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东坡觉得不开心,一再主动请辞外放。
公元1089年7月至公元1091年2月,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个月。

5、“三起”:再回朝廷。
苏东坡公元1091年3月回朝,当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颍州、扬州太守,再任兵部尚书1个月、礼部尚书9个月。
从苏东坡频繁的上下左右调动,反映了朝廷当时极端矛盾的心态。
一方面,太后对苏东坡极为赏识,希望他作为与新党制衡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又恨铁不成钢,对苏东坡爱也不是、恨也不是。

6、“三落”:一贬再贬。
公元1093年9月,太后驾崩,18岁的哲宗亲政。
哲宗的心灵已经有些扭曲,太后摄政时,他基本上是个局外人,大事小事与他无关。
他很郁闷,刚一亲政,就变本加厉地进行政治反扑,无情打击“元祐党人”。
先把苏东坡降为定州太守,赶出京城;上任1个月又被贬到遥远的惠州,在那里住了2年零6个月;再贬,被贬到更远的儋州,就是今天的天涯海角。

扩展资料:


一、苏轼文学成就

1、词作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
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
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
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
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
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
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
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
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
不同于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狭小的生活场景,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
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
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
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有了词题和词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
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
词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
苏词大量运用题序和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人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
正因如此,苏轼作词时挥洒如意,即使偶尔不协音律规范也在所不顾。

也正是如此,苏词像苏诗一样,表现出丰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
虽然苏轼现存的三百六十二首词中,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比较接近,但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新风格,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苏轼是关键人物。
王灼《碧鸡漫志》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强化词的文学性,弱化词对音乐的依附性,是苏轼为后代词人所指出的“向上一路”。
后来的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就是沿着此路而进一步开拓发展的。

2、诗作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
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

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
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
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
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

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
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和“雪泥鸿爪”一问世即流行为成语,说明苏轼的理趣诗受到普遍喜爱。
苏诗中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如《泗州僧伽塔》、《饮湖上初晴后雨》、《慈湖夹阻风》等。
苏轼极具灵心慧眼,所以到处都能发现妙理新意。

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体现。
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苏轼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
而且苏诗的表现能力是惊人的,在苏轼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

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苏轼与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将宋诗艺术推向了高峰。
就风格个性的突出、鲜明而言,王、黄、陈三家也许比苏轼诗更引人注目。
然而论创作成就,则苏轼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
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维度上,苏诗都是出类拔萃的。

更重要的是,苏轼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
这样,苏轼虽然在创造宋诗生新面貌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
所以苏轼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最受后代广大读者欢迎的宋代诗人。

3、文章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
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
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
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

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
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文学思想指导下,苏轼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
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
苏轼确实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

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
韩愈的古文依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文却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
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苏轼擅长写议论文。
他早年写的史论有较浓的纵横家习气,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如《贾谊论》责备贾谊不知结交大臣以图见信于朝廷,《范增论》提出范增应为义帝诛杀项羽。
但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如《留侯论》谓圯上老人是秦时的隐君子,折辱张良是为了培育其坚忍之性;《平王论》批评周平王避寇迁都之失策,见解新颖而深刻,富有启发性。

这些史论在写作上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表现出高度的论说技巧,成为当时士子参加科场考试的范文,所以流传极广。
苏轼早年的政论文也有类似的风格特点,但随着阅历的加深,纵横家的习气遂逐渐减弱,例如元祐以后所写的一些奏议,内容上有的放矢,言词则剀切沉着,接近于贾谊、陆贽的文风。

史论和政论虽然表现出苏轼非凡的才华,但杂说、书札、序跋等议论文,更能体现苏轼的文学成就。
这些文章同样善于翻新出奇,但形式更为活泼,议论更为生动,而且往往是夹叙夹议,兼带抒情。
它们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所以比史论和政论更加具备美文的性质。

苏轼的叙事记游之文,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更是结合得水乳交融。

由于苏轼作文以“辞达”为准则,所以当行即行,当止就止,很少有芜词累句,这在他的笔记小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如《记承天夜游》,全文仅八十余字,但意境超然,韵味隽永,为宋代小品文中的妙品。

苏轼的辞赋和四六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他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从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作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的名篇。
《赤壁赋》沿用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写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幽美景色。
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

苏轼甚至在四六中也同样体现出行云流水的风格,他在翰林院任职时所拟的制诰曲赡高华,浑厚雄大,为台阁文字中所罕见。
他遭受贬谪后写的表启更是真切感人,是四六体中难得的性情之作。

苏轼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但如果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则苏文无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


二、艺术成就

1、书法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

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
”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
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2、绘画

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其作品有《古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宋江(?~1124),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主人公。

原为山东省郓城县押司,眉似卧蚕,眼似龙凤,唇红囗方,身材矮小,面目黝黑,为梁山起义军领袖,在一百零八将中稳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

因私放晁盖等人,被小妾阎婆惜捉住把柄,以至于杀了阎婆惜后连夜逃走,期间结交诸多英雄好汉,辗转周折上了梁山。
并接受了九天玄女赠送的天书,之后带兵征讨祝家庄和高唐州。

晁盖死后继任梁山第三任寨主,接受朝廷的招安,为了报效国家接连出征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等,屡立战功,被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

蔡京、童贯、高俅、杨戬4大奸臣待宋江等封官之后,他们首先设计用水银害了卢俊义,再用毒药掺入御酒药毒死了宋江。

他知道了自己中毒后,李逵必然造反,这样会坏了自己的忠义之名,于是便请李逵来喝下毒酒。
两人死后,宋江给吴用和花荣托梦。

吴用去了宋江托梦给他的蓼儿洼,看到了二人的坟墓,准备在宋江坟墓旁的树上自缢。
这时,花荣从船上飞奔到宋江坟前,两人一惊,双双悬于树上,自缢而亡。

扩展资料:

人物故事:

1、宋江三败高太尉

宋江三败高太尉,是指《水浒传》中,梁山泊众多好汉三次大败北宋太尉高俅高太尉。
当时的水泊梁山势力越来越大,朝廷开始忌惮梁山的势力,于是派兵攻打梁山。

在说宋江三败高太尉之前,我们要先说宋江两赢童贯。
宋江聚集108好汉,在梁山泊落草为寇,举兵起义。
随着梁山的势力越做越大,朝廷也越来越重视梁山这一土匪势力。

开始派正规军去对付梁山,当时朝廷派大臣童贯讨伐梁山。
但是童贯接连两次都被击败,童贯所带的手下不是被杀就是被俘,最后只剩童贯和一名手下逃回东京。

当时,童贯和高俅的关系比较不错,两人都是奸臣,有点狼狈为奸的意思。
童贯兵败之后,高俅就点起大军,讨伐梁山,来为童贯报仇,同时也是为了显示朝廷的威严。

高俅三征梁山,都以失败告终。
宋江一败高俅,败得是高俅的手下刘梦龙,党世雄,这两人是高俅大军之中领兵潜力比较强的将领了,这两人的失败,逼得高俅不得不亲自领兵。

宋江二败高俅,败得是亲自领兵的高俅,当时的刘唐烧着了高俅大军的战船,李俊和张横杀死了高俅手下的大将刘梦龙和牛邦喜。

第三次,宋江向高俅提出招安的请求,高俅拒绝了宋江的请求,还出言侮辱宋江。
宋江选取了主动出击,凿沉了高俅的最大的本钱海鳅船,还活捉了高俅本人,高俅只得同意宋江的招安请求。

2、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头市同祝家庄一般,也是黑社会性质的家族,并且里面有史文恭做教师,因为第一次劫了梁山的马屁,晁盖便出兵攻打,只因晁盖战术问题,所以失败了,而且晁盖也中箭身亡。

再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曾头市又一次劫了梁山的马屁,宋江便道:“此前有如此大的仇恨,我还没有提及,他却又来犯!”便出兵夜晚攻打了曾头市,活捉了史文恭。

3、怒杀阎婆惜

晁盖被宋江放走后,晁盖十分感激宋江,认为宋江真是配得上及时雨,便叫赤发鬼刘唐给宋江带去一封请求上山的书信,和一百两黄金,但是宋江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收黄金,只收了书信。

前几天有一对母女

(阎婆和女儿阎婆惜),因为男人死了,无钱安葬,宋江帮了她们,阎婆便把女儿许配给了宋江,但宋江是英雄好汉,不近女色,阎婆惜也不喜欢她。

一夜被阎婆逼着和阎婆惜对着两头

(就是69式,自己想去吧,但是什么都没有做!)睡了一晚上,第二天离去,想起信装在了公文袋里,而公文袋在枕头边,便回去取。

但是正巧阎婆惜看到了公文袋里的书信,提到了梁山,晁盖,百两黄金,此时宋江正好进来,要求追还公文袋,阎婆惜不许,说除非把那百两黄金给她,她猜愿意归还,否则便声张出去。

但是宋江确实没收那百两黄金,无钱给她,她就开始大叫:“宋江杀人了!”这一叫不当紧,却勾起了宋江的念头,夺过公文袋里的腰刀便把阎婆惜的脑袋砍了下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江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神龙元年(705年),李白五岁,发蒙读书。
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
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

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岁。
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
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三十岁之前到处游历,广交朋友,希望得到引荐,却一事无成。

直到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
天宝二年,李白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又因权贵谗谤,玄宗疏远,内心烦闷,李白离开了宫廷。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
至德二载(757年),李白因投永王兵败下狱,被判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
乾元二年(759年),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

上元二年

(761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
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上元三年

(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

扩展资料:

盛唐国力强盛,多数士人渴望建功立业。
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实现“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的理想。
他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希望能像姜尚辅佐明君,像诸葛亮兴复汉室。

李白觉得凭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做出一番功业,对于那些靠着门第荫封而享高官厚禄的权豪势要,他投以强烈的鄙视,表现出傲岸不屈的性格。
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不愿阿谀奉迎,也不屑于与俗沉浮。

然而现实的黑暗使他理想幻灭,封建礼教等级制度的束缚使他窒息,他渴望个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来挣脱桎梏、争取自由。
其表现方式或纵酒狂歌,寻仙学道,然而,酒既无法销愁,神仙更虚无飘渺。
于是他只好把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来歌颂。

李白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世俗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乡中去寻求,由于郁不得志,他的一部分诗中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逃避现实等思想,这在封建社会正直孤傲的文人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关于梦到人物生平,梦到人物生平什么意思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www.66688854.com/PlxMSxVsHzM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