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到扬州,一梦到扬州

随梦到扬州,一梦到扬州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随梦到扬州的一些知识点,和一梦到扬州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关于苏州的诗句和赏析
  2. 关于梦到故人的诗句
  3. 关于扬州的现代诗句
  4.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原文_翻译及赏析



1.与苏州有关的诗句

1、《乌栖曲》

唐——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白话译文:

姑苏台上的乌鸦刚刚归窝之时,吴王宫里西施醉舞的宴饮就开始了。

饮宴上的吴歌楚舞一曲未毕,太阳就已经落山了。

金壶中的漏水滴了一夜,吴王宫山的欢宴还没有结束,吴王起身看了看将要坠入江波的秋月。

天色将明,仍觉余兴未尽,就是天亮了,又可奈何我乐兴未艾哉!

2、唐·皇甫冉《送魏十六还苏州》

原文选段:

秋夜深深北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释义:

秋天沉沉的夜色下送君归去,蟋蟀鸣声切切不堪入耳。
明日你将乘船回毗陵,到那时,回首姑苏,所见将唯有一片白云。

3、宋·苏舜钦《过苏州》

原文选段: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

释义:

东出盘门景物看得格外分明,落一阵萧萧细雨改换了阴晴。
绿杨依依白鹭点点,全都各自怡乐欢欣,近处的水远处的山,一处处隐含着深情。
世间万物有盛有衰,凭仗上天旨意施行,叹息我尝尽羁旅愁苦,却被凡夫俗子们看轻。
这无穷美景可惜无缘留住,客船黄昏时竟还匆匆远行。

4、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原文选段: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释义:

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
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
夜市上充斥着卖菱藕的声音,河中的船上,满载着精美的丝织品。
遥想远方的你,当月夜未眠之时,听到江上的渔歌声,定会触动你的思乡之情。

5、宋·姜夔《姑苏怀古》

原文选段: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释义:

在朦胧的夜色中,一片片云儿,急遽地掠过船旁。
清澈的江水,静静地流淌;天上的星辰,在水波中荡漾,闪耀着光芒。
沙滩上的白鹭,早已睡熟,没一点声响。

我默默地望着姑苏台,带着几分惆怅:那迷濛的柳树,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霜?是它,曾用低垂的细条,为吴王扫拂着满地飘坠的花瓣。

6、唐·张继《枫桥夜泊/夜泊枫江》

原文选段: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释义: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扩展资料:

《乌栖曲》诗的开头两句,以洗炼而富于含蕴的笔法勾勒出日落乌栖时分,姑苏台上吴宫的轮廓和宫中美人西施醉态朦胧的剪影使人们隐约感受到笼罩着吴宫的幽暗气氛,联想到吴国日暮黄昏的没落趋势。

而这种环境气氛,又正与“吴王宫里醉西施”的纵情享乐情景形成鲜明对照,暗含乐极悲生之意。
这层象外之意,贯串全篇,含蓄隐微。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乌栖曲》

2.描写苏州的诗句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再游姑苏玉芝观

【唐】许浑

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

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

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

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渡吴江

【唐】杜牧

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

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殿凉。

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

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

代诸妓赠送周判官

【唐】白居易

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

莫泛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

兰亭月破能回否,娃馆秋凉却到无?

好与使君为老伴,归来休染白髭须。

吴越怀古

【唐】李远

吴越千年奈怨何,两宫清吹作樵歌。

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

行人欲问西施馆,江鸟寒飞碧草多。

送人游吴

【唐】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3.关于苏州的诗句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唐代诗人杜荀鹤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e68a847a686964616f31333262383532间。
(宋·苏舜钦《沧浪亭》)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
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蒋堂《北池赋》,北池为唐宋时代苏州官府园林)

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林泉爱我,我爱林泉。
(吴西逸《殿前欢·懒云窝》,懒云窝为元代苏州宅园)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沧浪亭联

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狮子林立雪堂联)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

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拙政园绣绮亭旧联)

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虎丘花雨亭联)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虎丘)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老板爱吃南边菜,都到苏州城里来

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乳盈瓯,细剥小庭幽

东西南北桥相望,画桥三百映江城

春城三百七十桥,两岸朱楼夹柳条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夜读苏州诗,襟怀尽冰雪。

飘飘关塞云,微微河汉月。

秋兰南窗前,清香静中发。

怀我千载心,岁晚更幽绝。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有关苏州的诗词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将归姑苏南楼饯送李明府

许浑

无处登临不系情,一凭春酒醉高城。

暂移罗绮见山色,才驻管弦闻水声。

花落西亭添别恨,柳阴南浦促归程。

前期迢递今宵短,更倚朱阑待月明。

再游姑苏玉芝观

许浑

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

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

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

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姑苏杂永

唐伯虎

长洲茂苑古通津,风土清嘉百姓驯。

小巷十家三酒店,豪门五日一尝新。

市河到处堪摇撸,街巷通宵不绝人。

四百万粮充岁办,供输和出似吴民。

别苏州

白居易

浩浩姑苏民,郁郁长洲城。

来渐荷宠命,去愧无能名。

青紫行将吏,班白列黎氓。

一时临水拜,十里随舟行。

饯筵犹未收,征棹不可停。

稍隔烟树色,尚闻丝竹声。

怅望武丘路,沉吟浒水亭。

还乡信有兴,去郡能无情。

这个帖子里面有好多/f?kz=579798186

5.描写苏州的古诗

姑苏怀古许浑

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鹥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

再游姑苏玉芝观许浑

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

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

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

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将归姑苏南楼饯送李明府许浑

无处登临不系情,一凭春酒醉高城。

暂移罗绮见山色,才驻管弦闻水声。

花落西亭添别恨,柳阴南浦促归程。

前期迢递今宵短,更倚朱阑待月明。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台怀古陈羽

忆昔吴王争霸日,歌钟满地上高台。

三千宫女看花处,人尽台崩花自开。

姑苏城南湖陪曹使君游罗隐

水蓼花红稻穗黄,使君兰棹泛回塘。

倚风荇藻先开路,迎旆凫鷖尽著行。

手里兵符神与术,腰间金印彩为囊。

少年太守勋庸盛,应笑燕台两鬓霜。

姑苏真娘墓(墓地虎丘西寺内)罗隐

春草荒坟墓,萋萋向虎丘。

死犹嫌寂寞,生肯不风流。

皎镜山泉冷,轻裾海雾秋。

还应伴西子,香径夜深游。

题姑苏凌处士庄韦庄

一簇林亭返照间,门当官道不曾关。

花深远岸黄莺闹,雨急春塘白鹭闲。

载酒客寻吴苑寺,倚楼僧看洞庭山。

怪来话得仙中事,新有人从物外还。

泊舟姑苏王安石

朝游盘门东,暮出阊门西。

四顾茫无人,但见白日低。

荒林带昏烟,上有归鸟啼。

物皆得所托,而我无安栖。

酹江月姑苏台怀古萨都剌

倚空台榭,爱朱阑飞瞰,百花洲渚。

云岭回廊香径悄,争似旧时庭户。

槛外游丝,水边垂柳,犹学宫腰舞。

繁华如梦,登临无限情古。

果见荒台落日,麋鹿来游,漫尔繁榛莽。

忠臣抉目东门上,可退越来兵伍。

空铸千将,终为池沼,掩面归何所。

遗风千载,尚听侬歌白*。

念奴娇姑苏台怀古周权

飞台千尺。
直雄跨层云,东南胜绝。

当日倾城人似玉,曾醉台中春色。

锦幄尘飞,玉箫声断,麋鹿来宫阙。

荒凉千古,朱阑犹自明月。

送目独倚西风,问兴亡往事,飞鸿天末。

且对一尊浮大白,分甚为吴为越。

物换星移,叹朱门、多少繁华消歇。

渔舟歌断,夕阳烟水空阔。

江城子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沁园春陈人杰详细内容切换到百度里搜索

草满姑苏,问讯夫差,今安在哉。

望虎丘苍莽,愁随月上,蠡湖浩渺,兴逐潮来。

自古男儿,可人心事,惆怅要离招不回。

离之后,似舞阳几个,成甚人才。

西风斜照徘徊。

比旧日江南尤可哀。

叹茫茫马腹,黄尘如许,纷纷牛背,青眼难开。

应物香销,乐天句杳,无限风情成死灰。

都休问,向客边解后,祗好拈杯。

6.赞美苏州的诗句

赞美苏州的诗句

1、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2、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王赓言《游狮子林》

3、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范成大《横塘》

4、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虎丘花雨亭联

5、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沧浪亭联

6、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7、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8、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9、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10、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乾隆《狮子林得句》

11、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白居易《正月三日闲行》

12、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

13、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维则《狮子林即景》

14、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15、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拙政园绣绮亭旧联

16、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17、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18、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1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20、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杜荀鹤《送人游吴》

21、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狮子林立雪堂联

22、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
觉后不知冯侍御,此中昨夜共谁游?——白居易《梦苏州水阁寄冯侍御》

7.有关苏州的诗词有哪些

有关苏州的诗词



1.《正月三日闲行》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2.《枫桥夜泊》

年代:唐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年代:唐作者: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

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

如西子镜,照江城。

4.《杨柳枝词四首》

年代:宋作者:孙光宪

阊门风暖落花干,飞遍江城雪不寒。

独有晚来临水驿,闲人多凭赤栏干。

有池有榭即濛濛,浸润翻成长养功。

恰似有人长点检,著行排立向春风。

根柢虽然傍浊河,无妨终日近笙歌。

毵毵金带谁堪比,还共黄莺不较多。

万株枯槁怨亡隋,似吊吴台各自垂。

好是淮阴明月里,酒楼横笛不胜吹。

5.《姑苏台怀古》

年代:宋作者:陈羽

忆昔吴王争霸日,歌钟满地上高台。

三千宫女看花处,人尽台崩花自开。

8.关于苏州诗句

1、《横塘》(宋)范成大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2、《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4、《怀吴中冯秀才》(唐)杜牧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5、《正月三日闲行》(唐)白居易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6、《乌栖曲》(唐)李白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7、《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8、《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扩展资料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
一、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江苏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
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东方水都”之称。

苏州古城遗存的古迹密度排名第三,苏州古城14.2平方公里。
苏州古城和苏州园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遗产"集于一身,而昆曲、阳澄湖大闸蟹、周庄是三张国际级、重量级的品牌。

苏州园林甲天下,为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其中九座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截止2009年有六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世界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其成为游客来苏州的必游之地。
苏州现有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常熟)、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昆山周庄、吴江同里、吴江震泽、吴江黎里、吴中甪直、吴中木渎、太仓沙溪、昆山千灯、昆山锦溪、常熟沙家浜、吴中东山、张家港凤凰)。

保存较好的古镇(如吴江的黎里、盛泽、平望,太仓浏河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吴中陆巷古村、明月湾),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二的平江路、山塘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苏州。

9.用赞美“苏州”的古诗有哪些

1、《横塘》(宋)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2、《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4、《怀吴中冯秀才》(唐)杜牧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5、《梦苏州水阁寄冯侍御》(唐)白居易

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

觉后不知冯侍御,此中昨夜共谁游?

10.关于苏州的诗句,俗语

浓枝高下绕亭台,初染胭脂渐次开.遮映落霞迷涧壑,漫和疏雨点莓苔.低藏双燕人前舞,密引群蜂花底回.安得庐山千树子,疗饥换有谷如堆.(王心一《兰雪堂集》)宫袍错落紫麒麟,曾是先皇法从臣.海外文章传谏草,天南魑魅识星辰.荆蛮流寓真吾土,燕赵悲歌见古人.渌水名园春更好,挈壶花下伴垂纶.(王宠《雅宜山人集》)园林佳辑,已多年珍玩.拙政诸园寄深眷.想童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今秋通简札,投甓招琼,妙绘频贻抱惭看.古趣写朱梅,兰石清妍,更风筱幽禽为伴,盼把晤沧浪虎丘时,践雅约,兼聆造形精鉴. 1956年同济大学出版陈从周之《苏州园林》图册,余函购而时时展玩之.近岁识从周时,承贶以手绘画幅,偕游苏州则来书中语也.叶圣陶苏州好,拙政好园林.四面荷风三面水,红裳翠盖满池心.炎夏惬幽寻.园之中部,有亭曰"荷风四面",居高临下,为赏荷胜处.苏州好,拙政好园林.卅六鸳鸯成双对,浴波戏水结同心.池馆蓄文禽.卅六鸳鸯馆面临广池,池中蓄鸳鸯十余对,拍浮为乐.苏州好,拙政好园林.盆盎盈庭花簇簇,潇湘一阁竹森森.到处有清阴.留听阁一带,罗列花木盆景无数,丰富多彩."潇湘一角"为种竹处.苏州好,拙政好园林.轩宇玲珑如展扇,与谁同坐有知音.于此可横琴.西部有小轩作扇面形,别创一格,榜曰"与谁同坐".苏州好,拙政好园林.月榭星台新安置,东西结合更幽深.放眼豁胸襟.园之东部拓地二十余亩,鸠工庀材,布置一新;从此与中部、西部互相结合,更见幽深宽广.苏州好,拙政好园林.民不能忘垂百载,忠王伟绩感人深,歌颂到如今.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曾开府于此.调寄《望江南》周瘦鹃拙政名园好景多,池塘屈曲漾晴波,远香堂外清如画,四面凉风万柄荷.拙政园始建于明代,由于多水,颇见疏朗,有远香堂、四南荷风亭诸胜.拙政园名园访紫藤,繁花密叶一层层,衡山手植资回念,盘旋神龙势欲腾.报政园有明文征明手植紫藤,今仍繁荣,老干盘曲尽飞舞之致.梅村诗好久留传,拙政山茶写笔颠,十八曼陀罗尚在,宝珠色相永春妍.拙政园有宝珠山茶,吴梅村有诗至今传诵,今有花十八棵,名十八曼陀罗花馆.拙政园蒋吟秋拙政园·兰雪堂联此地是归田故址,当日朋俦高会、诗洒留连,独余一树琼瑶,想见旧时月色.斯圆乃吴下名匠,于今花木扶疏、楼台掩映,试看万方裙屐,尽占盛世春光.拙政园·远香堂联旧雨集名圆,风前煎茗,琴酒留题,诸公回望燕云,应喜清游同茂苑.德星临吴会,花外停旌,桑麻闲课,笑我徒寻鸿雪,竟无佳句续梅村.拙政园·倚玉轩联从北道来游,花月留题,寄闲情在二千里外.占东吴名胜,亭台依旧,话往事于三百年前.拙政园·芙蓉榭联绿香红舞贴水芙蕖增美景月缕云载名圆阑榭见新姿拙政园·小沧浪联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拙政园·鸳鸯馆联绿意红情春风夜雨高山流水琴韵书声拙政园·倒影楼联得月便佳,是山都好无书不读,有酒即仙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拙政园·绣绮亭旧联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沧浪亭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狮子林·立雪堂联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虎丘花·雨亭联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蒋堂《北池赋》,北池为唐宋时代苏州官府园林。



1.关于梦遇故人的古诗词

1、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2、

夜梦故人诗

何逊(南北朝)

客心惊夜魂。
言与故人同。
开帘觉水动。
映竹见床空。
浦口望斜月。
洲外闻长风。
九秋时未晚。
千里路难穷。
已如臃肿木。
复似飘飖蓬。
相思不可寄。
直在寸心中。

3、

《甲子岁十月二十四日夜半梦遇故人於山水间饮》

陆游

拂衣金马门,税驾石帆村。

唤起华山梦,招回湘水魂。

心亲频握手,目击欲忘言。

最喜藤阴下,翛然共一樽。

4、

纳兰性德

【青衫湿遍·悼亡】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
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
忆生来、小胆怯空房。
到而今。
独伴梨花影,冷冥冥。
尽意凄凉。
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
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
怕幽泉、还为我神伤。
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
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5、

《七律·无题》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似水照缁衣。

6、

白居易【梦微之】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7、

梦李白二首

【唐】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希望满意~

2.描写“故人”的诗句有哪些



1.客夜与故人偶集唐代: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2.没蕃故人唐代:张籍

前年伐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3.淮上喜会梁川故人唐代: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4.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5.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唐代:王维

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

执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

闾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

纵有归来日,各愁年鬓侵。

!

3.关于“悼念故人”的诗句有哪些

1、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唐·白居易《梦微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3、宋·陆游《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4、清·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5、宋·苏轼《送顿起》

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酒阑不忍去,共接一寸烛。

留君终无穷,归驾不免促。

岱宗已在眼,一往继前躅。

佳人亦何念,凄断阳关曲。

天门四十里,夜看扶桑浴。

回头望彭城,大海浮一粟。

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

惟有黄楼诗,千古配淇澳。

关于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这是一首悼亡词。
作者在《沁园春》一词的小序中曾写道:"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澹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此词即先从"天上月"写起。
上片三句借月亮为喻,写爱情的欢乐转瞬即逝,恨多乐少。
后两句,写假如爱情能象月亮那样皎洁圆满,付出再大的代价都愿意。
“一昔如环,昔昔长如玦",包蕴了无限的哀伤与怀念,表达了对亡妻的真挚爱恋。
下片写伤逝中的悲痛,用燕子在帘间呢喃,反衬人去楼空,未亡人的孤寂。
结语化用"双栖蝶"的典故,表达了他与亡妻的爱情生死不渝,抒发了无穷尽的哀悼,把永恒的爱寄托在化蝶的理想。

4.形容遇见故人的心情诗词

1、诗句: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出自:宋·辛弃疾《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释义:鹧鸪声响起的地方住着数户山村人家,我在冷清的潇湘道上喜逢故人。

2、诗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出自:唐代·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释义: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3、诗句: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出自:唐代·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释义:今日相见虽然欢笑如旧,可惜人已苍老鬓发斑斑。

4、诗句: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出自:唐代·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释义:你我在江南相会,我怀疑是梦中相逢。

5、诗句: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出自:唐代·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释义:说不完别离后世事的变化,一直畅谈到黄昏寺院鸣钟。

5.形容总是梦到一个人的古诗

下面两句怎么样(如果要原创的说声就是了):

1.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2.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出自杜甫诗《梦李白二首》,这两句常常被人引用,尤其是频频梦见对方的时候,让人有人生若只如初见之感。

原诗: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6.有关故人的诗词

你好,希望有用,望采纳

谁家无春酒,何处无春鸟.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顾况【听山鹧鸪】

春坞桃花发,多将野客游.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头.-----张籍【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桃坞】

门前洛阳道,门里桃花路.尘土与烟霞,其间十馀步.---------刘禹锡【题寿安甘棠馆二首】

素腕撩金索,轻红约翠纱.不如栏下水,终日见桃花.-------李群玉【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去年元夜时,灯市花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生查子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苏轼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甬

.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这次弟,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怀.——白居易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欧阳修

.同来玩月人何处?风景依然似去年.——赵嘏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天长地久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几时杯重把,昨夜明月行.——杜甫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杜甫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

家在万里云外,有沙鸥相识.——陆游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关于悼念故人的古诗词名句有哪些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出自:宋代:苏轼

原文: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

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

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

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扩展资料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
二人一直相敬如宾,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离开了人世。
这对苏东坡是绝大的打击。
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8.思念故人的诗句最伤感

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青秋节(柳永《雨霖铃》)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钟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栏桡(柳永《少年游》)早知恁么。

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柳永《定风波》)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毁,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宽尽春来金缕衣,憔悴有谁知(魏夫人《武林春》)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周邦彦《满庭芳》)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故乡遥,何日去(周邦彦《苏幕遮》)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李鹿《品令》)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谢逸《江神子》)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魂,目断青山阻。

谁为,唱金缕(叶梦得《贺新郎》)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是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着摸人(朱淑真《减字木兰花》)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朱淑真《清平乐》)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惟有楼前流水,应念,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李清照《永遇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一声声,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

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万俟咏《长相思》)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陆游《钗头凤》)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溢鲛绡透(陆游《钗头凤》)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陆游《钗头凤》)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陆游)《蝶恋花》)不怕银钢深秀户,只愁风断清衣渡(陆游《蝶恋花》)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辛弃疾《念奴娇》)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辛弃疾《念奴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辛弃疾《祝英台近》)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辛弃疾《祝英台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姜夔《长亭怨慢》)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姜夔《念奴娇》)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姜夔《鹧鸪天》)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姜夔《暗香》)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姜夔《疏影》)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愁损翠黛双眉,日日花阑独凭(史达祖《双双燕》)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升(吴文英《风入松》)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张炎《解连环》)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吴激《人月圆》)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蔡松年《鹧鸪天》)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赵秉文《青杏儿》)襄阳古道灞陵桥。
诗兴与秋高。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完颜寿《朝中措》)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元好问《清平乐》)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

9.入梦故人别诗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归梦

【唐】杜甫

梦归归未得,不用楚辞招。

梦李白二首

【唐】杜甫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宝历二年八月三十日夜梦后作

【唐】白居易

尘缨忽解诚堪喜,世网重来未可知。

莫忘全吴馆中梦,岭南泥雨步行时。

禁中寓直,梦游仙游寺

【唐】白居易

因成西南梦,梦作游仙客。

梦裴相公

【唐】白居易

梦中如往日,同直金銮宫。



1.那些古诗和现代诗中写到了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解闷十二首

杜甫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广陵秋月对月即事

陈羽

霜落空月上楼,月中歌唱满扬州。

相看醉舞倡楼,不觉隋家陵树秋。

广陵诗

权德舆

广陵实佳丽,隋季此为京。

八方称辐辏,五达如砥平。

大旆映空色,加箫发连营。

层台出重霄,金碧摩颢清。

交驰流水毂,迥按浮云甍。

青楼旭日映,绿野春风晴。

喷玉光照地,颦蛾价倾城。

灯前互巧笑,陌上相逢迎。

飘摇翠竹薄,掩映红襦明。

兰麝远不散,管弦闲自清。

曲士守文墨,达人随性表。

茫茫竟同尽,冉冉将何营。

且申今日欢,莫务身后名。

肯学诸儒辈,书窗误一生。

夜看扬州市

王建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得悉。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宿扬州

李绅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扬州春词三首

姚合

(一)

广陵寒食天,无雾复无烟。

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

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

莫唤游人住,游人困不眠。

(二)

满郭是春光,街衢土亦香。

竹风轻履舄,花露腻衣裳。

谷鸟鸣还艳,山夫到更狂。

可怜游赏地,炀帝国倾亡。

(三)

江北烟光里,淮南胜事多。

市廛持烛入,邻里漾船过。

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

春光荡城郭,满耳是笙歌。

2.求与扬州有关的中国古代诗词

题扬州禅智寺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解闷十二首杜甫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广陵秋月对月即事陈羽霜落空月上楼,月中歌唱满扬州。

相看醉舞倡楼,不觉隋家陵树秋。
广陵诗权德舆广陵实佳丽,隋季此为京。

八方称辐辏,五达如砥平。
大旆映空色,加箫发连营。

层台出重霄,金碧摩颢清。
交驰流水毂,迥按浮云甍。

青楼旭日映,绿野春风晴。
喷玉光照地,颦蛾价倾城。

灯前互巧笑,陌上相逢迎。
飘摇翠竹薄,掩映红襦明。

兰麝远不散,管弦闲自清。
曲士守文墨,达人随性表。

茫茫竟同尽,冉冉将何营。
且申今日欢,莫务身后名。

肯学诸儒辈,书窗误一生。
夜看扬州市王建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忆扬州徐凝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得悉。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宿扬州李绅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扬州三首杜牧(一)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暗游。

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二)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

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
蜀船红锦重,越橐水沉堆。

处处皆华表,淮王奈却回。
(三)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

天碧台阁丽,风闵歌管清。
纤腰间长袖,玉佩杂繁缨。

轴诚为壮,豪华不可名。
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维扬怀古曾广陵城里昔繁华,炀帝行宫接紫霞。
玉树歌残犹有曲,锦帆归去已无家。

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
最是多情汴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

扬州陈子龙淮海名都极望遥,江南隐见隔南朝。
青山半映瓜洲树,芳草斜连扬子桥。

隋苑楼台迷晓雾,吴宫花月送春潮。
汴河尽是新栽柳,依旧东风恨未消。

遣怀杜牧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过扬州韦庄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
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

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
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

广陵怀古洪孤坟何处问雷塘?犹忆东巡乐未央。
廿四桥头人影乱,三千殿脚棹歌长。

流萤不见飞隋苑,杜宇依然叫蜀冈。
全盛江都同一梦,杨花如雪晚茫茫。

年代:宋作者:苏轼再入都门万事空,闲看清洛漾东风。
当年帷幄几人在,回首觚棱一梦中。

采药会须逢蓟子,问禅何处识庞翁。
归来邻里应迎笑,新长淮南旧桂丛。

3.关于书写“扬州”的散文或诗歌

姜夔<<;扬州慢>>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4.扬州好古诗

朱自清有一篇散文,题目是《看花》,写到了扬州人家是如何种花、买花、赏花的,文章的第一节即写道: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那儿的园林本是著名的,……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

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
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

但这只是普通点缀,不算是爱花。
朱自清先生是扬州人,他对家乡的生活习俗是很了解的。

在扬州人家的住宅小院里,的确如朱先生所描述的那样,常常是筑上一座花台,养上几十盆花木。
应该说,这院子里一定有一位爱花的主人,但朱先生却说:“这只是普通点缀,不算是爱花。

扬州真正爱花的是什么样子呢?真正爱花的大概就要算郑板桥《梅庄记》里,家住于“广陵城东二里许”的敬斋先生了,这位敬斋先生,性嗜梅,“与梅最亲切,扑者培之;卧者扶之;缺者补之;茸者削之”,不仅如此,这位梅痴还于霜凄月冷,冰魂雪魄之时,“徘徊其下,漏点频催,不忍就卧,盖念梅之寒,与同寒也。
”而当室外风号雨溢,电激雷奔之际,他又“披衣而起,挑灯达旦,周遭巡视,视梅之安而后即安。

这位喜梅、嗜梅的敬斋先生,已是视梅如友,爱梅如子,相依相伴,难分彼此,这或许就是朱先生心目中的爱花人了。
当然,郑板桥笔下的敬斋先生毕竟还是少数,但扬州人把莳养花木视为怡情悦性之举,倒是十有八九,几乎家家如此。

早在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徐湛之在广陵做南兖州刺史,他就在构筑的园林里广植花木,出现了“果竹繁盛、花木成行”的景象。
到了唐代,在诗人姚合的笔下,扬州已是“园林多是宅”,在园林化的宅院里,当时的扬州人家一定是花木扶疏,景象葱茏。

清代,扬州的繁盛,使扬州人更为讲究居住环境和生活品位,花木栽植成为民居住宅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十里栽花当种田”和“有地惟栽竹,无处不养鹅”,己成为当时扬州人崇尚和追求的生活情趣。
旧时,扬州大户人家都有花园,稍次一点的,也有花房。

这些花园、花房里一年四季都是繁花似锦、花木葱茏。
据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当时扬州北郊的梅花岭、傍花村及堡城、茅山、雷塘一带皆有花院,园种户植,接架连荫。

该书卷二中说道:湖上园亭,皆有花园,为莳花之地。
……养花人谓之花匠,莳养盆景,蓄短松矮杨杉柏梅柳之属。

海桐黄杨虎刺,以小为最。
花则月季丛菊为最。

冬于暖室烘出芍药牡丹。
以备正月园亭之用。

李斗的讲述,较为精练简略。
事实上旧时花园里的花匠,每天清晨,都要把精心培育出的四时鲜花,装盆后送到城里主家的客厅、书房和庭院中的花架上,使得主家住宅内外,一年四季总是鲜花盛开,芬香馥郁。

扬州著名的茶馆富春茶社,其主人在盐阜路上就有一处花园,富春花园的四时花卉就由花匠每天清晨准时送到主人位于得胜桥的住处,主人的住处也就叫做富春花局,现今的富春茶社就是在富春花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盆花栽植时都是用泥盆,泥盆透水透气,有利花木生长,但用于室内陈设,就不太雅致。

于是扬州人家多备有上好的瓷盆和紫砂盆,专门用于套放泥盆。
那些瓷盆有青花、有粉彩,那些紫砂盆有乌泥、有红袍,等等。

什么盆配什么花,都是有讲究的,花匠都会依据主人的喜好合理搭配,如兰花配红袍,衬托出浓密的兰叶青绿如云;海棠配青瓷,映衬下殷红的花瓣艳而不妖。
扬州人家在客厅、书房里又多有搁花用的几案,这些专用的几案称为“花几”,花几多为红木紫檀的质料,其本身就是制作精巧的工艺品。

花几有高有低,高可及肩,低仅过膝。
还有更低的,是置放在书桌茶几之上的,那就是“花托”。

花卉、花盆、花几,三者相得益彰,越发显现出主人的情趣和雅致。
当然,有花匠专门送花上门,那已不是寻常人家了。

但普通民众也有自己特有的赏花乐趣。
有条件的,在天井里筑一花台,矮矮的一围短墙,也会用小瓦和旺砖拼搭出或圆或弧,或方或角的几何图形,形似大户人家的花窗。

若是无处筑台,有人家就会在窗下搭架,花架形似阶梯,层层置放花盆,占地不大,但却错落有致,颇具匠心。
花台上泥土不多,但很肥沃。

所植的花木也不多,也不会太名贵,常见的有秋海棠、玉簪花、炮杖红、凤仙花、天竹、菊花、腊梅等,但在主人的莳养下,这些四时花木也不负主人的一片照料之情,倒比那些名花佳卉,更显得枝叶扶疏,繁茂一片。
其实,普通人家赏花比大户人家更多一层乐趣。

大户人家赏花,是花匠莳养好了的,赏花人全然不知花木的荣枯盛衰、四时更替。
普通人家是自己动手,虽有泥土之污、修剪之劳,但劳作后的欣赏,更为亲切,更为悦目。

扬州人喜爱在家中庭院里赏花,更喜爱到郊外野地赏花。
扬州人历来有郊外赏花的习俗,《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载:“画舫有市有会,春为梅花桃花二市;夏为牡丹芍药荷花三市;秋为桂花芙蓉二市。

其实,秋天还有菊花一市,冬日还有腊梅一市,李斗大概是漏记了。
扬州人到郊外赏花,有两种花最引人注目,这就是芍药和琼花。

芍药、琼花早在宋代就已遐迩闻名。
欧阳修。

5.扬州有哪些现代名人

顾伯逵(1892—1969),号九峰居士、片石斋老人。

扬州人。
9岁随出家镇江金山寺的舅父竺仙学画,并云游四方。

18岁独立作画,兼收石涛、板桥、伯年等名家之长,渐成俊逸洒脱、激情奔放的艺术风格。
早先着意画猴,维妙维肖,自成一绝。

兼工人物、山水、花卉、翎毛。
偶制灯彩、风筝,亦匠心独运。

新中国建立后,多次在上海、南京及扬州举办画友联展或个人画展。
1956年,被聘为江苏省国画院副画师,以后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名誉教授。

为江苏省美协和华东美协会员,扬州市政协常委、人大代表。
晚年作品以花鸟山水为主。

代表作有《松猴图》、《松鼠图》和《三唱雄鸡东方红》等,其中《三唱雄鸡东方红》曾获华东地区创作奖,被北京人民大会堂选用。
任中敏任中敏(1897—1991),名讷,以字行,笔名二北、半塘。

扬州人。
民国年间,先后在扬州、上海、南京、四川等地任教。

1951年,任四川大学文学教授。
1978年受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兼职研究员。

1980年6月调回故乡,先后任扬州师范学院词曲研究室主任、中国古代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
1981年,为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

1991年12月13日,病逝于扬州,终年95岁。
任中敏毕生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著述500多万言。

其学术成就主要在词曲和唐代音乐文艺的研究方面,理清了汉乐府、敦煌歌辞、声诗、词、散曲的音乐线索,并横向梳理了唐代与音乐有关的各门类艺术,创建了相关理论。
主要撰著有《敦煌曲初探》、《敦煌歌曲校录》、《唐戏弄》、《教坊记笺订》、《优语集》、《唐声诗》、《郭煌歌辞总编》、《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其中,《唐戏弄》获“第一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获“第五届中国图书奖”荣誉奖,《唐声诗》获“江苏省首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荣誉奖。

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王万青王万表(1899—1967),扬州人。

11岁随父王必成习昆曲,3年后改学扬州清曲,同时学二胡和琵琶。
20岁加入清曲团体“南局”,曾多次与先辈及曲友同台演出。

在艺术实践中,融汇众空之长,形成王派风格。
工窄口,唱旦。

嗓音清亮圆润,吐字清晰有力,行腔丰满,板眼精确,运气自然;能熟练运用断、让、穿、闪、抑、扬、顿、挫等各种技巧,确切把握曲目主题,深刻表现人物性格与思想感情。
所演《黛玉悲秋》等唱段,催人泪下。

民国20—24年,上海“大中华”、“百代”、“高亭”等唱片公司为他灌制了《黑牡丹》、《九腔十八调》等唱片,发行全国。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执教于江苏省戏曲训练班、江苏省青年扬剧团。

1961年起任莎曲艺团副团长,致力于扬州清曲资料的收集和艺术研究工作。
晚年悉心总结近代清曲名家及自己的演唱经验,写成《扬州清曲唱念艺术经验》和,扬州语音》两文,刊于《扬州戏曲》。

1962年,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章鸣来扬州,为他录制了《月儿呀》、《黛玉葬花》等20首唱段,现珍藏于中国音乐研究所。
张玉良张玉良(1899—1977),扬州人。

年幼贫孤,被舅父骗卖入安徽鞠湖青楼,后为芜湖关监督潘赞化赎出,娶作外室,改称潘玉良、潘张玉良。
民国7年,入刘海粟所办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习画。

9年赴法,先后入里昂中法大学、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和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习油画和雕塑。
18年回国,应刘海粟之聘,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主任兼教授。

因世人偏见,终未发聘书。
是年,其作品参加“全国首届美殿”。

后在上海先后4次举办个人画展,以《我之家庭》、《瘦西湖之春》等作品轰动画坛。
23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了《潘玉良油画集》。

她绘画既师承西洋画法,又采国画各流派之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取得普遍赞誉。
终因潘之嫡室不容和世俗偏见,于26年再度赴法,在弥尔画苑作画和从事雕塑。

曾参加巴黎万国艺术博览会,并以“中国画家潘玉良”名义,在瑞士、意大利、希腊和比利时四国巡回展出个人画作。
34年,当选为巴黎中国留法艺术学会会长,并获法国“国家金质奖章”。

1952年,张玉良在刘海粟的协助下,与潘赞化取得通讯联系,积极筹备归国。
后因潘病逝等故,断绝归意,继续侨居海外,倾全部精力于艺术创作。

1958年,在巴黎多尔赛画廊举办美术作品展览,报刊竞相撰文评价。
1959年,获巴黎大学“多尔烈奖”,1966年获法国“文化教育一级奖章”。

后在英国皇家美术学院临场作画,在国际画坛留下深远的影响。
1977年7月,病逝于巴黎,亦葬于此,墓碑上嵌有她本人的浮雕像。

她留下2000多件作品,全部捐献给了祖国。
孙龙父孙龙父(1917—1979),名珑,名字行,号赤城居士、弄斧等。

祖籍泰州,后居扬州。
弱冠之年,其书画金石即初露头角。

抗日战争期间,曾在镇江、扬州等地鬻金石书画,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名噪一时。
扬州解放后,先执教于扬州中学,后任苏北师范专科学校(今扬州师范学院)教师、副教授。

教学之余,曾与孙家讯、陈达祚等人整理出版了王少堂扬州评话《武松》、《宋江》等。
孙龙父书法工真、草、隶、篆,尤以章草名闻海内外,是扬。

6.古诗中提到扬州的诗有哪些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任广陵)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扬州三首

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炀帝凿汴渠成,自造《水调》。
]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暗投。
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
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
蜀船红锦重,越橐水沉堆。
处处皆华表,淮王奈却回。
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
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
纤腰间长袖,玉佩杂繁缨。
柂轴诚为壮,豪华不可名。
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以上6首为杜牧作)

广陵秋夜对月即事

陈羽

霜落寒空月上楼,月中歌吹满扬州。
相看醉舞倡楼月,不觉隋家陵树秋。

枫叶初丹,苹花渐老,蘅皋谁系扁舟。
故人思我,征棹少淹留。
一尊潋滟西风里,共醉倒、同销万古愁。
况今宵自有,明月照人,逼近中秋。
常爱短李家声,金闺彦士,才高沈谢何刘。
片帆初卷,歌吹是扬州。
此心自难拘形役,恨未能、相从烂熳游。
酒醒时,路遥人远,为我频上高楼。

湖上兰舟暮发。
扬州梦断灯明灭。
想见琼花开似雪。
帽檐香,玉纤纤,曾为折。
渔管吹还咽。
问何意、煎人愁绝。
江北江南新念别。
掩芳尊,与谁同,今夜月。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这里写的是扬州)

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
觉后不知冯侍御,此中昨夜共谁游?(白居易《梦苏州水阁寄冯侍御》)

《忆扬州》唐·徐凝

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7.关于赞美扬州的文章

我出生在扬州,所以童年的回忆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理。

扬州不仅是风景秀丽的风景城,也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历史悠久的博物城。
这有中国最古老的运河,汉隋帝王的陵墓,唐宋古城的遗址,明清私家园林。

众多的人文景观,秀丽的自然风景,把扬州装扮得更加美丽。
我家附近有一处名瘦西湖之地,那里风景优美,是可以散步的地方。

瘦西湖在江苏省扬州西北部,因湖面瘦长,故称“瘦西湖”。
胡道迂回曲折,仿佛圣女的腰带。

两岸有小金山,徐园,白塔等景点。
清乾隆、康熙二帝曾数次南巡扬州。

当地豪绅争相建园,遂得“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说。
瘦西湖附近,也有两处著名的景点,那就是个园与何园。

个园园主花大力财力修建此园,其最负盛名的乃是四季假山。
其令我最喜欢的是冬山,冬山宣石似未消积雪。

何园园主何芷舟刀在光绪年间修建此园。
园内布局乃是中西合璧,住游结合,是人居,游玩的好地方。

家乡还有许多民间小吃,特色工艺,在此我就不多说了。
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就像那蜜蜂与花朵,小草与土壤似的。

那种感情使用语言无法表达的。
名师点评:“扬州不仅是风景秀丽的风景城,也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历史悠久的博物城”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读者对扬州的深刻印象。

扬州的重点写的是瘦西湖和个园何园。
“胡道迂回曲折,仿佛圣女的腰带”点出了瘦西湖的特点在于一个“瘦”;个园“冬山宣石似未消积雪”令人心旷神怡;何园“乃是中西合璧,住游结合,是人居,游玩的好地方”让人心生向往。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短短一句,激起后世多少人对这个城市绵绵不绝的向往。
扬州的存在,对于骨子里浪漫的中国文人,更多是一种对意气风发的怀念,即使没去过,仅仅从前人的诗句里,便不乏对她的动人想象。

哪怕到了现在,她已经不再是历史上的通都大邑,但“扬州”二字,却依旧包含着不尽风流,永不失其“繁华似锦地”的精神感染力。
这一切,我想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大运河。

中国的城市,多因水而兴,扬州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在大运河未开凿以前,扬州在历史上的出镜率是很有限的。

大家盖棺论定的暴君隋炀帝,想想还是有功绩的,唐代诗人皮日休就有诗云“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至少在我看,那些贤明圣主,很少有象他这样,兴修了一个工程——不管他的动机如何——能够遗惠至今的。

被东西走向的大河横切的中国,于是有了南北的沟通,由此也造就了扬州第一个大红大紫的兴盛时期——唐代。
今天,扬州的东北方有个茱萸湾公园,西边紧挨着京杭运河。

说是公园,到了那儿才发现,冷冷清清,无甚游人。
通向公园深处的寂静路上,两旁满眼是枝蔓丛生的灌木、树林,河边风很大,快半人高的蒿草被吹得颤颤巍巍,透着荒凉。

几乎难以想象,在隋唐时期,运河由北向南进入扬州的第一个码头便是这里——茱萸湾。
看着寂静的河面,一个人,有点儿“独立小桥风满袖”的意味。

于是在那儿,我又一次听了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音乐声起,脑海里又一次浮现出两个城市:长安和扬州。
不同以往的是,站在茱萸湾,我终于身临其境——这里是大唐最重要的港口,往南直通长江、出海口,往北可入黄淮、关中,放眼全国,再无这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航运连接点。

一年四季,千帆竞会,万商云集,随之而来的少不了有各色店家、梨园子弟、墨客骚人……而街市坊间,绣户珠帘,每华灯初上,觥酬交错吟咏唱和,其一时之盛,不让京师,天下人号为“扬一益二”(天府之国四川都没这里富足)。
就连寻道访仙的李白,听说哥们孟浩然要去广陵,也带着几许神往,留诗“烟花三月下扬州”。

我不得不叹息自己想象力的平乏。
对于扬州当年的盛境,我始终不能刻画周全,就象去完成一幅画,隐隐约约觉得有个大致,但一落笔,出来的总是一鳞半爪的局部。

可能时间的跨度太大,我的想象要向源头洄游,其所能凭籍的,也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比如某些方言。
“麻胡子”就不说了,还有其它的例子。

比如从小就学会的一句,叫“波斯献宝”,地道的扬州话。
唐朝的扬州是一个对外贸易的港口城市,不少外国人从海道来此,其中波斯商人、僧侣,辗转来扬州一带居住的不下数百人,大多做珠宝生意。

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波斯献宝”一语,喻指洋洋得意地把自己的好东西拿出来炫耀。
另外一句扬州话“吾儿碌山”,意思是指一个人不正经、不检点、吊儿郎当。

这个词的来源更戏剧化:据传安碌山作乱之前,颇骗得唐玄宗赏识,常出入宫禁,后来便与杨玉环有了一腿,某日二人在浴池嬉戏,》昊帝进来,情急之下,杨贵妃大呼:“吾儿碌山!
帮我递上ΧΧ东西”,安录山借机匍匐而前,非但把场面掩饰了,就此还捞了个干儿子当。
呵呵。

儿时学会的这些话,长大了慢慢竟发现能剥出一些关于历史的内核,这真是很有意思。
我常忍不住去想,在唐代的大都会扬州,一些社会现象与宫廷绯闻,真真假假的,它们怎么就慢慢地从街谈巷议变成了固定的词汇;而且当它们所产生的那个时代一点一点湮没于风尘,它们却代代相传,充满了生命。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南北朝·佚名《西洲曲》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乐府,民歌,梅花,女子思念译文及注释

译文

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去折下梅花寄去长江北岸。

(她那)单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样红,头发如小乌鸦那样黑。

西洲到底在哪里?摇著小船的两支桨就可到西洲桥头的渡口。

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晚风吹拂著乌桕树。

树下就是她的家,门里露出她翠绿的钗钿。

她打开家门没有看到心上人,便出门去采红莲。

秋天的南塘里她摘著莲子,莲花长得高过了人头。

低下头拨弄著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青。

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红得通透底里。

思念郎君郎君却还没来,她抬头望向天上的鸿雁。

西洲的天上飞满了雁儿,她走上高高的楼台遥望郎君。

楼台虽高却看望不到郎君,她整天倚在栏杆上。

栏杆曲曲折折弯向远处,她垂下的双手明润如玉。

卷起的帘子外天是那样高,如海水般荡漾著一片空空泛泛的深绿。

如海水像梦一般悠悠然然,伊人你忧愁我也忧愁啊。

南风若知道我的情意,请把我的梦吹到西洲(与她相聚)。

鉴赏

《西洲曲》,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乐府民歌中少见的长篇。
全文感情十分细腻,“充满了曼丽宛曲的情调,清辞俊语,连翩不绝,令人‘情灵摇荡’。
”《西洲曲》可谓这一时期民歌中最成熟最精致的代表作之一。

首句由“梅”而唤起女子对昔日与情人在西洲游乐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情人的思念。
自此,纵然时空流转,然而思念却从未停歇。
接下来是几幅场景的描写:西洲游乐,女子杏红的衣衫与乌黑的鬓发相映生辉、光彩照人;开门迎郎,满怀希望继而失望,心情跌宕;出门采莲,借采莲来表达对情人的爱慕与思念;登楼望郎,凭栏苦候,寄情南风与幽梦,盼望与情人相聚。
这其中时空变化,心情也多变,时而焦虑,时而温情,时而甜蜜,时而惆怅,全篇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都流动缠绵。

《西洲曲》在艺术上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是善于在动态中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比如“门中露翠钿”一句,生动形象地通过动作表达出了人物的心情,而“采莲南塘秋”六句,是全篇的精华所在,它集中笔墨描写主人公的含情姿态,借物抒情,通过“采莲”“弄莲”“置莲”三个动作,极有层次地写出人物感情的变化,动作心理描写细致入微,真情感人。

第二是叠字和顶真的运用。
“开门迎郎”场景中,四个“门”字的叠用,强化了女子急切盼望心上人的到来,而不时从门缝向外张望的焦虑心情。
“出门采莲”场景中,又连用七个“莲”字,着意渲染女子缠绵的情思。
而顶真的运用使得句子灵活生动,朗朗上口。

第三是双关隐语的运用。
双关隐语,是南朝乐府民歌中一个显明的特征,它在诗经时代的民歌和汉魏乐府民歌中很少见。
一说“莲”与“怜”字谐音双关,而“怜”又是“爱”的意思,隐语极言女子对情人的爱恋。
同时,“莲子清如水”暗示感情的纯洁,而“莲心彻底红”是说感情的浓烈。
这些双关隐语的运用使诗歌显得含蓄多情。

创作特点



1.心思巧藏,以动作展现心境

“折梅寄江北”,女主人公折梅一枝,唤起对过去西洲梅下相会的回忆,因思念情人想去西洲,于是穿上了“杏子红”的“单衫”,梳起了“鸦雏色”的头发。
一折、一穿、一梳,动作看似随意,却展现出痴心女子对爱人思念之深的心境。
诗歌的第七句至第十二句,写出少女沉浸于忆念、相思中。
风吹叶落,她误以为情人足音,乃“门中露翠钿”,从门缝中探出头等候情人的到来。
一“露”,表露了急切、害羞的少女情怀,但情人依旧是无影无踪,心中的焦急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了。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为了掩过邻人的耳目,只好借故出门去采莲。
此刻的她,百感交集:深切的思念,失意的感觉,受窘为难的心态,一起涌向心头。
这种含羞的姿态,渴慕相思的神色,一系列巧作掩饰的动作,描绘的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于平常的动作中,巧妙地刻画出女子微妙的心理,及对爱情胸怀一颗赤诚之心。

2.托物寄情,巧借景物吐真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民歌《子夜四时歌》)这些诗句是托月寄情,而这一作品则是托“梅”托“莲”来表达相思。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折梅表达思念之情,以自然景物起兴。
“莲花”、“莲子”、“莲心”,由外而内“彻底红”。
“莲心”即“怜心”,“彻底红”即红得透彻,喻爱情的赤诚坚贞,语意双关。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雁可传情,然而,“鸿飞满西洲”,却没有传来情人的音讯,极写相思之深;“海水梦悠悠”,“海水”“悠悠”,喻终年的相思没有穷尽,托物寄情。
总之,诗歌善于以眼前的寻常之物,或起兴抒情,或比喻言志,或语意双关,婉转倾吐真情,耐人寻味。

3.时节变迁,巧用民间词语

早春时节可“折梅”,春夏之交穿“单衫”,仲夏之时“伯劳飞”,于初秋“采红莲”,值仲秋“弄莲子”,到深秋“望飞鸿”。
诗中巧妙地运用民间丰富的词语,表明了季节的变换,条理井然,时序渐进。
女子相思怀念的深情,娓娓动听地叙述在诗的字里行间。

争议

这首《西洲曲》,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类,认为是“古辞”。
《玉台新咏》作江淹诗,但宋本不载。
明清人编的古诗选本,或作“晋辞”,或以为是梁武帝萧衍所作。
这个问题,很难成定论。
但从内容和风格看,它当是经文人润色改定的一首南朝民歌,十分精致流丽,广为后人传诵。

此诗以四句为一节,基本上也是四句一换韵,节与节之间用民歌惯用的“接字”法相勾联,读来音调和美,声情摇曳。
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它“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确实道出了它在艺术上的特色。
然而,如何正确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却是学术界争议已久的问题,直到目前为止,也未能统一认识。

这首诗主要是写一个少女,刻划她思念情侣的炽热而微妙的心情。
然而,它既不是以少女自述的第一人称口吻来写,也不作诗人第三人称的客观描述,而是让这位少女的情侣用“忆”的方式来抒写,所以全诗都作男子诉说的口气。
后来杜甫的《月夜》,写诗人对月怀念妻子,却构想妻子对月怀念自己,正是使用同样的手法。
通过她的种种情况的描写,生动地塑造了一位美丽轻灵、纯洁多情的少女形象。
这是全诗在艺术构思上的总的构想;若不这样理解,那将是越理越乱,最终变成一团乱麻,使人读来神秘恍惚,造成似懂非懂的印象。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
诗中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彩。
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纯熟的表现技巧。

全诗三十二句,四句一解,用蝉联而下的接字法,顶真勾连。
全诗技法之“巧”,真令人拍案叫绝。

最早着录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的《西洲曲》,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沈德潜称其“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

(《古诗源》卷十二),陈祚明则谓之“言情之绝唱”

(《采菽堂古诗选》),其艺术魅力自不容置疑。
但与一般南朝乐府民歌不同的是,《西洲曲》极为难解,研究者甚至称之为南朝文学研究的“歌德巴赫猜想”

(见《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陈志明文)。
《西洲曲》的语言一如民歌的清新质朴而少用事典,所以其难解并不在字词的生僻、晦涩,而是整首诗的诗意难以得到一个贯通全篇的畅达的解释。
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诗歌所涉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都有幽暗不明之处,难以得到一个一致的解释。
也许正因如此,“有人说这诗是若干短章的拼合,内容未必是完整统一的”

(余冠英《谈西洲曲》)。
但诚如余先生所言:“这话我却不敢信,因为诗的起讫都提到‘西洲’,中间也一再提到‘西洲’,分明首尾可以贯串,全篇必然是一个整体,且必然道著一个与西洲有关的故事。


(同上)可以说,如果《西洲曲》不是一个整体,那么所谓“《西洲曲》标志著南朝民歌在艺术发展上的最高成就”

(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便无从谈起。
因此,求得《西洲曲》诗意的完整而畅达的解释,便直接关乎其文学史地位的评价。
也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对《西洲曲》这篇名作的“猜想”远未完成,而不仅仅是一个“诗无达诂”的问题。

余冠英先生在《西洲曲》的注释中说: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对所欢的思和忆。
开头说她忆起梅落西洲那可纪念的情景,便寄一枝梅花给在江北的所欢,来唤起他相同的记忆,以下便写她从春到秋,从早到晚的相思。
诗中有许多辞句表明季节,如“折梅”表早春,“单衫”表春夏之交,“采红莲”应在六月,“南塘秋”该是早秋

(因为还有“莲花过人头”),“弄莲子”已到八月,“鸿飞满西洲”便是深秋景象。


(《汉魏六朝诗选》第三卷)

这一具有经典性的解释,至少意在解决这样三个问题:第一,这首诗是一个多情女子对自己情郎的思念之歌。
游国恩先生曾以为《西洲曲》从开头到“海水摇空绿”句皆为男子口气,只有末四句为女子自道心事;叶玉华先生则认为全诗部是女子的口吻

(参见余冠英《古代文学杂论·谈西洲曲》)。
余冠英先生确定“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对所欢的思和忆”,而以为“篇末四句当然是女子的口气,这四句以上却不妨都作为第三者的叙述”

(同上),可以说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研究者已无疑义。
第二,诗中女子居于江南,而其情郎住于江北,西洲则是二人共同纪念的地方。
余先生说:“西洲固然不是诗中女子现在居住之地,也不是男子现在居住之地,它是另一个地方。
……它何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江中的洲呢?”

(同上)第三,这首诗写的是“四季相思”。

显然,上述三个问题正是理解《西洲曲》的关键。
如果说,第一个问题已不成问题,研究者早已取得共识;那么,后两个问题虽很少有人再有疑问,但笔者感到,要想贯通全诗,其中仍有阻隔。
首先,女子居于江南,其情郎居于江北,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西洲与江南、江北的关系是什么呢?一般据诗中“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二句,认为西洲距女子居处不远,或谓即在江南,或谓距江南岸不远而两桨可渡。
那么,其与江北便相距甚遥。
但是,诗末却说:“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这两句千古传颂,正因其涉想新奇,情思无限;它寄托的显然是这位女子对情郎的思念之情,如果西洲离女子居处不远,“吹梦”又有何必要?其次,正如余冠英先生所说:“这首诗表面看来像是若干首绝句联接而成,其实是两句一截。


(同上)所谓“两句一截”,正是从诗意着眼的;所谓“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正说明整首诗诗意的完整、统一而浑然一体。
以“两句一截”的形式而写“四季相思”,不仅少见,而且很可能会破坏诗意的完整、统一。
诗歌所写,乃一位女子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尤其是她的一连串的动作;这一连串的动作怎么会分到四季写呢?比如,从开门盼郎至出门采莲.从采莲南塘至低首弄莲,这显然是这位女子的一系列连贯的动作,怎么可以分散到几个月去写呢?现代影视艺术有所谓“蒙太奇”的艺术手法,通过镜头的剪接、组合,可以有较长时间的跨越、衔接而产生连贯的效果。
但省略的时间亦必须有结果体现出来,连贯只是效果的连贯,决不可一个连续的动作跨越很长时间。
因此,如果说《西洲曲》写的是“四季相思”,即在现代艺术也是颇难理解的,更何况它是千余年前的作品呢?不过最后一句说“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我想也可以理解为本诗描写的是一个人的梦境,这样诗中四季更迭的纷乱意象就不难理解了。

以上两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诗歌所涉地点不确或理解有误,便难以真正弄清其所涉时间。
这两个问题的幽暗不明,便使得整首诗诗意难以连贯,许多解释也就龃龉难合。
其实,诗歌的末四句为女子自道向无异议,而“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则明确地显示出西洲即是这位女子的情郎所居之地,它正在江北。
只有如此理解,才能真正确切把握“南风吹梦”的诗意。
范云《闺思》诗有“几回明月夜,飞梦到郎边”句,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句,皆从《西洲曲》化出;他们对“南风吹梦”诗意的理解,正说明西洲只能是情郎所居之地。
温庭筠《西洲曲》谓“西洲风色好,遥见武昌楼”。
武昌在长江南岸,既云“遥见”则西洲可能正在江北。
而据“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之句,可知诗中女子距南塘之地不远。
《新唐书·地理志》说:“钟陵,贞元中又更名,县南有东湖。
元和三年,刺史韦丹开南塘斗门以节江水,开陂塘以溉田。
”耿湋《春日洪州即事》亦云:“钟陵春日好,春水满南塘。
”可见南塘在钟陵附近,即在今江西南昌附近。
因此,诗中女子乃居于南昌附近,其与西洲相去远矣;所谓“南风”、“吹梦”,正以此也。
借用余冠英先生的话说:“‘江北’可不见得近啊!
要是近,就不会有这许多梦,许多愁,也就没有这首诗了。


(《谈西洲曲》)笔者以为,西洲正在江北,《西洲曲》所谓“江北”亦正指西洲。

确定了诗歌所涉地点,则诗意的贯通便较为容易了。
首二句“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并非写梅落西洲、女子折梅。
“下”者,到也。
温庭筠《西洲曲》谓:“悠悠复悠悠,昨日下西洲。
”“下”正是“到”的意思。
南朝民歌《那呵滩》亦有:“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
”其意甚明。
但“忆梅下西洲”也并非这位女子要到西洲去折梅花,而是说这位女子想到自己所寄梅花可能早已到了西洲,到了情郎的手中。
“折梅寄江北”是对“忆梅下西洲”的补充说明,或谓首二句就是一个倒装句。
“折梅”是过去所为,“忆梅“才是此时所思。
只有如此理解,方与下文所写季节相合。
如上所述,谓此诗为“四季相思”实难讲通,这不仅因为诗意难贯,而且通常所谓诗中表明季节的辞句,其实不然。
如谓“单衫”句表春夏之交或春天,“单衫”岂止春天可穿?“杏子红

(黄)”与“鸦雏色”相对而言,所指为“单衫”色彩,亦不表明季节。
又如谓“日暮伯劳飞”表夏天,更属望文生解。
《礼记·月令》诚有“仲夏鵙始鸣”之载,《诗·豳风·七月》亦有“七月鸣鵙”之句,“鵙”即为伯劳;但伯劳“始鸣”与“伯劳飞”井非一回事是显然可见的。
因此,《西洲曲》所涉时节决不用“猜”,“采莲南塘秋”已作了明确说明;至于采莲时节又有“莲花过人头”亦并不奇怪,故亦不必再分初秋、中秋和深秋。
所以,秋天便是《西洲曲》的季节背景。
“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江淹《别赋》),正是在秋日怀人时节,这位女子想起自己曾寄梅花一事,从而有所盼望。
先说“忆梅下西洲”,而后补充自己曾经“折梅寄江北”,正表明心情的迫切和思念之深重,极为切合此时女子的心态。
实际上,忆及折梅、寄梅之事,只是一个“引子”,是绵绵之思的开始。

诗篇在写了女子想到西洲以后,插叙了一下女子的打扮及其美丽的容貌,即“单衫杏子红

(黄),双鬓鸦雏色”,这可以说是一种体察入微的心理描绘或烘托。
本来,“西洲在何处”的交代紧承“折梅寄江北”正合乎逻辑;然而女主人公既想起了情郎,想起了自己曾折梅寄往江北,因而她多少抱有情郎可能归来的希望,下文所谓“开门郎不至”正说明了这一希望的存在。
正因有这个希望,她才在想到了情郎之后,立即注意到自己的装束和姿容,所谓“女为悦己者容”,要是情郎已站在门外了呢?所以这两句正绝妙地刻画出女主入公此时的心理活动,而不只是对其装束的简单交代。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二句,既交代了西洲之位置,亦表现出此女子对其挂怀之情;之所以值得如此魂牵梦绕,正因其为情郎所在地。
所谓“两桨桥头渡”,一般释为划两下桨就到了,所距很近。
其实这是误解。
南朝民歌的《西曲歌》中有《莫愁乐》二首,其一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
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所谓“两桨”,指的就是船的两个桨;在《西洲曲》中,藉以指船。
其意是说,要到西洲去,需要乘船过江,此亦正说明西洲在江北。
以上六句所描绘的乃是一个静坐相思的女子的形象,而非正乘船到西洲采梅的女子形象。
如此理解,则与下文正好贯通。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是对女主人公居住环境的描写。
《古微书》说:“博劳好单栖。
”所以,这里的环境描写也是一种象征,显示了这位女子的孤独和凄清。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则静坐相思的女子形象方直接呈现出来。
如上所说,盼望郎归已在情理之中,而归来又并不是现实;“开门郎不至”就既写了现实的严酷,又暗含了女主人公的希望。
静坐相思无望,便“出门采红莲”,以遣不尽的相思之情。
然而,既然带着思念的心情“出门”,则相思之情注定非但难以去除,反而因采莲而加重。
以下对采莲情节的细致描绘,正体现了这种情形。
研究者早已指出,“莲”与“怜”谐音双关,则“青如水”的“莲子”正是女主人公纯洁爱情的象征,也就难怪其如此爱怜,以至于“置莲怀袖中”了;“莲心彻底红”,可以说是他们之间爱情的象征。
在此情形之下,这位女子盼郎归的心情也就更加迫切,以至于“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了。
诗歌对女主人公翘首以望飞鸿的描绘可谓生动传神,韵味悠长。
“望飞鸿”既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然动作,又是一种有目的的盼望——盼郎不至而盼有信来,所谓“鸿雁传书”。
然而信也没有。
以下所谓“鸿飞满西洲”,并非女主人公看到了大雁飞满西洲,而是一种猜度之词。
其意是说,时值秋日,“鸿飞应满西洲”,而人皆谓“鸿雁传书”,为何你竟无音信?正是带着这种疑惑的心情,这位女子“望郎上青楼”了。
“青楼”,漆成青色的楼,在南朝所指不一。
曹植《美女篇》云;“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则“青楼”指显贵家之闺阁。
《南齐书·东昏侯纪》谓:“世祖兴光楼上施青漆,世谓之青楼。
”则“青楼”指帝王所居。
梁诗人刘邈《万山见采桑人诗》有:“倡妾不胜愁,结束下青楼。
”“青楼”便指妓院了。
“望郎上青楼”句显示了《西洲曲》带有文人诗的色彩。
青楼虽高却仍然望不见,望不见又并不甘心,便有了“尽日栏杆头”的执著。
所谓“尽日”,乃夸饰之词,是说凝望有时,而非终日伫立。
较长时间的扶栏眺望,自然会注意到平常所不注意的事情;所谓“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正写出女主人公此时百无聊赖的心境,与上文“单衫”两句恰成鲜明的对照。
“双鬓鸦雏色”还显示著自信和希望,而“垂手明如玉”则表现出愁怅和怨恨,因为此时是空有“垂手明如玉”,尽日望郎郎不归!
这种心理活动的描绘是白描式的,甚至“不著一字”,然而又是细致入微的,可谓“尽得风流”,体现出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风韵。
“栏杆”二句写女主人公对近景的仔细而又是漫不经心的注意,“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二句则

是对眼前远景的观察。
余冠英先生说:“以上二句似倒装。
秋夜的一片蓝天像大海。
风吹帘动,隔帘见天便觉似海水滉漾。
一说内地人有呼江为海者,‘海水’即指江水。


(《汉魏六朝诗选》第三卷)鲁迅先生在小说《白光》中有这样的描绘:“空中青碧倒如一片海……”其境正似“秋夜的一片蓝天像大海”的“海水摇空绿”。
不过.从下文“海水梦悠悠”句看,“海水”似有实指,而不仅仅是一个比喻。
与其说“海水”即指江水,勿宁说它指的是湖水。
这不仅因为内地许多湖即名为海,而且上文所引《新唐书·地理志》正指出南塘附近有一“东湖”。

诗歌至此,女主人公盼君君不归,等书书不到,心情陷入无端的愁怅。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她不仅自己愁思绵绵,而且也想到了情郎同样会愁绪满怀;他们的愁思像蓝天、湖水,无边无际,缠绵不绝。
此时,便只有在梦中相见的希望了。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这是想像,更是希望;这一想像和希望既合情合理,是情之所至、不得不然,又新奇鲜美、生动感人。
它是情之所至,那是因为女主人公自“日暮”盼郎,经历了南塘采莲、望郎登楼等一系列活动,至此天色已晚,她必须就寝休息了,盼望梦中相见是所剩惟一的希望;它涉想新奇,乃是因为她并非如一般所谓自己多么希望能梦见情郎,而是把自己的心事诉诸南风,请南风把自己的梦吹往西洲,带到情郎的身旁。
这种含蓄、细腻、婉转的表情方式,集中而典型地体现出南方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的名篇,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之作。
写作时间和背景没有定论,一说是产生于梁代的民歌,收入当时乐府诗集,另一说是江淹所作,为徐陵《玉台新咏》所记载。
还有一说在明清人编写的古诗选本里,又或作“晋辞”,或以为是梁武帝萧衍所作。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风蒲猎猎小池塘。
过雨荷花满院香。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
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www.66688854.com/Ws7eiD86dI6v.html